蘇軾書法年表,趙佶書法作品年表,黃庭堅書法年表,萬歷年表,萬歷年表查詢,萬歷年表2017年農(nóng)歷表,萬歷年表圖,2018年萬歷年表查詢,中國歷史年表
中國歷代書法上古夏商周秦漢三國晉南北隋唐宋元明清近現(xiàn)當(dāng)
上古書法
前?—前2207年
夏代書法
前2207~前1766
商代書法
前1765~前1122
■商代約公元前十六世紀(jì)商湯建國《尚書·多士》:“惟殷先人,有冊有典。”
■約公元前十四世紀(jì)盤庚遷殷(河南安陽小屯),歷二百七十三年不再遷都。中國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體系于此發(fā)現(xiàn)。
引用[轉(zhuǎn)帖]中國書法系年(上-草書古詩國帖,■約公元前十四世紀(jì)下半葉至十三世紀(jì)上半葉甲骨文第一期書家(盤庚、小辛、小乙、武丁,主要在武丁時)有賓、彀、爭、互、古、韋、永、菔、共、史等百余人,現(xiàn)存近十萬片甲骨中他們的作品幾近一半。
■約公元前十三世紀(jì)前后甲骨文第二期書家(祖庚、祖甲時貞人)有大、旅、即、行、兄、出、喜、尹、逐等數(shù)十人。
■約公元前十三世紀(jì)下半葉甲骨文第三期書家(廩辛、康丁時貞人)有彭、寧、逢、教、荷、旅、口、逆、定等數(shù)十人。商代青銅器鑄銘之風(fēng)始。
■約公元前十二世紀(jì)上半葉甲骨文第四期書家(武乙、文丁時貞人))有歷、萬、中、車、史、余、子、我、等數(shù)十人。作《司母戊》大方鼎,高133cm,重八百七十五公斤。
■約公元前十二世紀(jì)中葉甲骨文第五期書家(帝乙、帝辛?xí)r貞人)有黃、泳、立等。發(fā)現(xiàn)朱、墨書手跡,與契刻風(fēng)格迥異。甲骨文出現(xiàn)雙刀刻法。作《宰甫卣》、《四祀邲其壺》、《小臣邑斝》、《小子卣》。周原甲骨年代上限始于此。
周代書法
西周 前1121~前771
東周(春秋、戰(zhàn)國) 前 770~前 249
■西周早期公元前一一二二年武王(在位七年)武商。西周建國,都鎬京。按,武商之年從劉歆舊說,西周積年取《文獻通考》、《通鑒外紀(jì)》記敘。作《利簋》、《天亡簋》。
■成王(在位三十七年)周公攝政,制禮樂。《周禮》載八歲入小學(xué),保氏掌教國子,先以“六書”。作《康侯簋》、《禽簋》、《我方鼎》、《何尊》、《叔德簋》、《復(fù)尊》。
■康王(在位二十六年)作《沉子也簋》、《大盂鼎》、《小盂鼎》、《庚嬴卣》。
■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作《令簋》、《作冊令方彝》
■穆王(在位五十五年)作《班簋》、《錄伯簋》、《靜簋》大篆字體趨近成熟。
■西周中期共王(在位十—十二年)作《乖伯簋》、《鼎》、《九年衛(wèi)鼎》、《師酉簋》。
■懿王(在位二十五年)作《吳方彝》、《鐘》。
■孝王(在位十五年)作《大克鼎》、《小克鼎》、《四年盨》
■夷王(在位十五—十六年)作《大簋》、《師簋》。
■厲王(在位三十七—四十年)作《多友鼎》、《散氏盤》、《虢叔旅鐘》。
■西周晚期公元前841—828作《史頌簋》
■公元前827—782宣王作《頌壺》、《兮甲盤》、《虢季子白盤》、《毛公鼎》。
■公元前781—771幽王傳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為最早頒行之字書。作《函皇父鼎》。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公元前770—766平王平遷洛陽。諸侯力政,文字異形開始。秦襄公送平遷,歸作《石鼓文》。按,石鼓文年代爭議頗多,此從郭沫若說。秦承周文化而用籀文。青銅器銘文移到器表,大篆字體向縱長發(fā)展,開始流行刻款。
■公元前697—678桓王二十三年—厘王四年秦國作《秦武公鐘》。許國作《鄦魯生鼎》陳國作《陳侯簠》。
■春秋中期公元前576—537簡王十年—景王八年秦國(景公)作《秦公簋》。齊國作《镈》。
■公元前512以前敬王八年楚國作《王孫遺者鐘》。
■徐國作《沇兒鐘》。
■春秋晚期鄭國作《哀成叔鼎》。
■鳥凰龍蟲書開始流行于東南楚、蔡、曾、吳、越、宋等國。
■公元前514—496敬王六年—二十四年吳王闔閭作《吳王光鑒》。
■晉國作《趙孟介壺》、《欒書缶》,以草篆正體化之形式進入青銅器銘文。
■蔡國作《蔡侯盤》、《蔡侯產(chǎn)劍》,以鳥、龍書飾于一器。
■楚國作《王子午鼎》。
■吳國作《王子于戈》,以龍、凰書飾于一器。
■公元前497—489敬王二十三年—三十一年晉國世卿趙鞅與卿大夫盟誓(晉定公十五年—二十三年),《侯馬盟書》即此時作。
■越國作《越王大子矛》。
■戰(zhàn)國早期公元前488—432敬王三十二年—考王九年曾國作《曾姬無壺》。
■楚惠王作《楚王庵璋戈》。
■齊國作《陳曼簠》。
■《信陽長臺關(guān)竹書》抄成。
■曾國遷隋,作《曾侯乙編鐘》。
■古璽印開始流行,主要有官璽、私璽和吉語璽3類。
■戰(zhàn)國中期公元前380公元前328-311公元前328—299公元前316前后安王二十二年韓烈侯(二十年)作《羌鐘》
■顯王四十一年—赧王四年秦惠文王刻石求諸克制楚(懷王)兵,是為《詛楚文》。
■顯王四十一年—郝王十六年楚懷王授予鄂君《鄂君啟節(jié)》。
■慎靚王五年中山國戰(zhàn)勝擄燕吉金,作《中山王方壺》等器。
■長沙子彈庫《楚帛書》抄成。
■戰(zhàn)國晚期長沙左家公山楚墓有毛筆。發(fā)現(xiàn)時其鋒穎如新。
■公元前309赧王六年《青川木牘》寫定。可證隸書不始于秦代。
秦代書法
前248~前 207
■公元前239以前秦始皇八年天水放馬灘秦國《日書》甲、乙2種及其它簡策寫定。
■公元前242以后始皇五年秦始皇頒行《新郪虎符》。
■公元前237—228始皇十年—十九年楚幽王熊悍作《盦肯盤》。
明萬歷年表_哲學(xué)歷史_人文社科_專業(yè)資料。年明穆宗隆慶六年五月,穆宗死。六月,太子翊鈞即位,是為明神宗朱翊鈞張居正任首輔年明神宗萬歷, 按,此為中國古代墓志之權(quán)輿。漢代書法年表前~西前~新■萬歷元年徐渭書《天瓦庵詩卷》。文彭卒,時年七十六歲。■, 中書舍人在宮中主要擔(dān)任繕寫工作,是“臺閣體”書法的主體。年(建文四年壬午)是年,朱棣(明成祖)奪位登基。約是年,成祖詔簡能書者入,年農(nóng)歷月更多關(guān)于萬歷年表,中國書法年表的問題;;, 淘寶助理為您找到萬歷年表_萬歷年表查詢_萬歷表的詳細資訊,實時報價,價格行情,商品分類,論壇問答求購等信息。您還可以找行業(yè)信息的相關(guān)內(nèi)容信息。, 明朝年歷表--|閱:轉(zhuǎn):|分享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承元朝、下啟(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慶)明神宗(萬歷)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啟)明, 標(biāo)簽:中國書法年表元明清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分類:書法漫談■萬歷十五年詹景鳳書《草書詩軸》。■萬歷十六年周天球(公瑕)書《,最佳答案:年明穆宗隆慶六年五月,穆宗死。六月,太子翊鈞即位,是為明神宗朱翊鈞張居正任首輔年明神宗萬歷元年張居正請行「考成法」,以整頓吏治年更多關(guān)于萬歷年表,中國書法年表的問題;;,明朝七卿年表,旨在列舉中國明朝洪武元年(年)至崇禎末年(年)的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與都察院的最高長官。除短暫的明朝中書省時期, 中國書法年表說明:一、本年表采用公元紀(jì)年與中國歷史紀(jì)年對照方式編排。二、年表中的月份采用陰歷。先秦(史前公元前年)約公元前公元前
>>中國全民和平教育日是什么時候?我國全民國家平安教育日是每年的4月15日。國家平安教育日是在2015年的7月1日設(shè)立的,每年的節(jié)日都有一個特定的主題。這個節(jié)日設(shè)立的初衷就是為了增強人民的國家..
此文由 網(wǎng)站目錄_網(wǎng)站網(wǎng)址收錄與提交入口 編輯,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