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國潛艇事件
導語:當年外媒一個勁詆毀中國潛艇,說中國潛艇噪音,隱匿性差!直到2006年中國潛艇事件曝光后,驚出美國一身冷汗!外媒被打了一個響亮耳光!從此閉嘴了烏鴉嘴!據悉,美國媒體曾廣泛報道,2006年,中國海軍一艘039型常規動力潛艇曾在日本沖繩島海域跟蹤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但沒有被美軍發現。之后,這艘潛艇在魚雷攻擊射程內浮出水面。兩年多后,美國軍方高級官員首次證實并詳細描述了當時的情景。
2006年中國潛艇事件
In the month of October 2006, Kitty Hawk and her escort warships were undergoing exercises near Okinawa, and a Chinese Song class submarine shadowed the group then surfaced within 5 mi (8.0 km) of the group on 26 October 2006.[13] It was considered to be quite rare for Chinese subs to operate that far from their homeports on the mainland, though with this incident that may be changing. Reports claim that the submarine had been undetected until it surfaced.[14][15][16] In 2009, Timothy J. Keating, commander of the United States Pacific Command, commented on the issue, stating that the carrier was "in a very relaxed posture. If there were some heightened state of tension, we would, believe me, we would not let them get that close."
On October 26, 2006, a Chinese Song class submarine "popped up" and "surfaced within firing range of its torpedoes and missiles before being detected" within 5 nautical miles (9 km) of the carrier USS Kitty Hawk while she was operating in the Pacific Ocean.
2006年美國航母小鷹號在沖繩附近演習, 中國常規宋級潛艇在美國航母5海里外主動上浮, 當時美國航母完全處在中國潛艇的魚雷攻擊范圍內, 中國潛艇主動上浮前美國航母編隊沒有發現任何中國潛艇存在的蹤跡此次事件也表明, 中國潛艇噪音大很大一部分是被外媒渲染的, 而事實上中國在宋級改進后,潛艇的制造工藝進步很大.
中國海軍的常規潛艇中, 宋級為第二級
第一級: 明級潛艇
第二級: 宋級潛艇, 基洛潛艇
第三級: 元級潛艇
第四: 清級潛艇(目前世界最大的常規潛艇, 6900噸)
小鷹號航空母艦
標準排水量61,351 長噸
62,335 短噸
滿載排水量81,985 長噸
83,301 短噸
全長325公尺
全寬86公尺(甲板)
40公尺(水線)
吃水12公尺
動力8 × 蒸汽鍋爐
4 × 螺旋槳
最高速度35節(65公里/小時)
乘員5,624人
艦載機85架
武器裝備2 × RIM-116滾體飛彈
2 × 方陣快炮
海麻雀飛彈
宋級潛艇(總共建造13艘以上)
水上排水量 約1700噸
潛航排水量 約2250噸
水上吃水 5.3 m
潛航深度 300m
全長 74.9M
全寬 8.4 m
2006年中國潛艇事件
中國潛艇干了一件大事:驚出美國一身冷汗
大家知道,潛艇和航母在作戰層面本就是冤家對頭,航母這種兵器在自身發展之初,就是設計出來專門針對反潛任務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美海軍制造的大量護航航母的主要功能就是用來保護海上交通線。
并圍剿納粹德國的潛艇狼群 ,近年來,中美之間在西太平洋同樣也進行了一次又一次沒有硝煙的“??蛰^量”,這也成為中美兩軍特殊交流的一個組成部分。
一些媒體曾稱,“潛艇和航母,分別可以看作是中美兩國武裝力量中最具象征意義的符號,西方媒體不斷爆炒解放軍潛艇與美國航母的對抗便是順理成章的事了”。今天我們就來回顧和盤點近30年代來,中國潛艇和美國航母之間的較量。
一、一次中美艦艇“照面” 令美軍對中國潛艇部隊刮目相看
西方媒體對解放軍潛艇與美國航母對抗的報道最早可以追溯到13年前。
1994年10月,美國媒體報道,美國海軍“小鷹號”航母戰斗群在黃海附近游弋時,探測到水下的無線電通訊,航空母艦上的飛機開始進行追蹤,結果證實是一艘正在返航途中的中國漢級攻擊核潛艇。
這次相遇純屬偶然,中國潛艇并未上浮,也沒有與美軍航母戰斗群有實質性接觸。當時,美國媒體和防務專家對事件的結論是:剛剛踏上現代化道路的解放軍海軍對于這種“偶然遭遇”的情況缺乏經驗。
飯還要一口口吃,斗法還要一幕幕演。必須指出,中國作為傳統陸權國家,我們年輕的海軍在廣袤的大洋與老牌海洋霸權國家斗法,必然吃一塹,長一智;
向對手學習,哪怕向敵人學習,打一仗,進一步。中國潛艇在經歷了1994年的尷尬之后,隨后就給美國海軍“當頭一棒”。
美國媒體曾廣泛報道,2006年,中國海軍一艘039型常規動力潛艇曾在日本沖繩島海域跟蹤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但沒有被美軍發現。
之后,這艘潛艇在魚雷攻擊射程內浮出水面。兩年多后,美國軍方高級官員首次證實并詳細描述了當時的情景。
美軍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曾證實,當時“小鷹”號航空母艦的確沒有料到中國海軍的潛艇會如此靠近自己,也并沒有發現這艘潛艇。
基廷上將稱,“小鷹”號的確沒有料到中國海軍潛艇會如此靠近自己?;⒄f:“事實上,這艘潛艇距離‘小鷹’號航母還不到10英里(約16公里)。
我們真希望沒有發生此事,可那艘潛艇還是浮出了水面,似乎要向我們發出什么信息。”對“小鷹”號毫無反應的原因。
基廷上將解釋說,當時太平洋局勢穩定,‘小鷹’號并沒有處于高度戒備的狀態,因此沒有發現附近有中國潛艇?;⒄f:“如果我們加強戒備,‘小鷹’號的反應肯定不同。”
二、中國潛艇穿過12艘美軍艦艇貼近美國航母 讓美終生難忘
2007年,同樣的好戲再次上演。據英國媒體報道說,“在2007年10月的一次美軍太平洋演習中,中國潛艇突然出現在演習現場,并接近了搭載有4500名官兵的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這令美國軍事官員瞠目結舌。”
文章稱,事件發生的地點位于日本南部和臺灣之間的海域,這艘中國潛艇至少已經越過了12艘保護“小鷹”號航空母艦的美國艦船。
美軍造價昂貴的監測設備也沒有能夠偵測到這艘潛艇的存在。當長約160英尺的中國“宋”級柴電攻擊型潛艇浮出水面的時候,它已經到達了向美國航母發射魚雷或者導彈的射程之內,而且肯定已經進行了多次模擬攻擊演練。
該報道援引“北約高級官員”的話說,“這次事件令美國海軍驚慌失措。美國人根本不知道,中國快速發展的潛艇部隊已經達到了如此先進的程度,或者說已經構成了如此的威脅”。
北約官員甚至夸張地說“這次事件帶來的沖擊不亞于蘇聯人1957年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開啟空間時代所帶來的影響”。
據外國媒體稱,在這次對抗之后,美國航母在2007年11月,美軍“小鷹號”航母為了刻意向中“示威”,取道臺海返回日本橫須賀海軍基地,但在行經臺海途中,卻遭解放軍039型潛艇和準備訪日的“深圳號”導彈驅逐艦盯上,“小鷹號”航母為此異常地在臺海停滯。
當時“小鷹號”航母沿著臺海中線以東向北緩行,解放軍039型級潛艇和“深圳號”導彈驅逐艦則在中線以西靠中國大陸沿岸跟隨,而這期間美軍并沒有發現遭到跟蹤監視,直到負責跟蹤的039型潛艇被美軍駐日P-3C反潛機發現后。
“小鷹號”航母才得知除遭到一艘水面艦跟隨外,還有一艘解放軍潛艇也在水下早已經占據了攻擊陣位。在雙方對峙長達28個小時后,危機才宣告解除。
在這次中國潛艇和美國航母罕見的正面較量中,中國潛艇的隱蔽攻擊能力讓美國人終生難忘。
2006年中國潛艇事件
圖為在2003年11月,中國海軍一次例行遠洋巡航訓練之中。突然一艘艇身長滿鐵銹的035型明級潛艇從水下浮出水面,并且打出國旗。以正常通過的方式,巡航在大隅海峽。日本海上自衛隊和空中自衛隊隨即派出各自的戰機、軍艦立刻前往。
日本海自派出了其鹿屋航空基地第1航空隊,2架P-3C反潛機從九州鹿兒島縣上空緊急轉向,在經過半個小時的尋找,終于找到了中國035型常規潛艇。而此時日本P-3C反潛機軍官、飛行員非常緊張,深怕跟丟了035型常規潛艇。立即向日本海自報告了這一情況。日本方面隨即命令P-3C反潛巡邏機一定要繼續跟蹤035型常規潛艇。
隨后日本調來了大批??樟α?,但是中國035型潛艇不著急也不找慌的前行,雙方都沒有異常接觸。期間P-3C反潛機上的日本軍官不停的聯系日本海上自衛隊,在確認中國潛艇視為通過后,告訴了美軍。這個時候駐日美軍又開始調動起來。與日本打算一起偵察035型常規潛艇,但是就在美軍偵察機還沒有到來之際,日本軍官卻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中國035型潛艇哪里去了?中國035型核潛艇在沒有接觸美日反潛機、反潛艦的情況,潛入海底消失了。而這樣一次事件被日本軍事專家認為中國海軍走向大洋的第一步!
當然這并不是中國潛艇第一次出沒,而2005年有中國漢級核潛艇進入海區。2006年10月,中國一艘宋級常規動力潛艇突然出現在美國航空母艦小鷹號身邊,2015年年初中國基洛級潛艇跟蹤美國航母里根號。同時日本軍事媒體報道隨著中國國產航母即將下水,大批潛艇裝備部隊,中國海軍已經超越了傳統的近岸防守需求,而正在朝著新的艦隊中的艦隊發展,創建中國太平洋艦隊。
目前中國常規潛艇誰聽的打擊能力也得到極大的強化,僅僅一個艦隊的常規潛艇就超過了整個亞洲任何國家,中國在日本方面至少部署了8艘基洛級潛艇,4艘039C型常規、12艘以上的宋級潛艇和相當數量的035型潛艇作為后備力量,隨時出征。依照這個實力,已經接近日本22艘常規潛艇、美軍4艘核潛艇的實力。并且中國加速生產的093B、095導彈核潛艇極有可能將加入對日本方向。
同時這些潛艇還會得到附近的支援。在海南島修建了全軍最大的海軍基地:亞龍灣,最大的底下潛艇基地開始進駐戰略核潛艇、導彈核潛艇。為進出西太平洋做好了水下作戰力量的準備。尤其值得主要是這里部署了最新的093B導彈核潛艇,強化了打擊日本、美國的主力艦艇航母的作戰平臺。
圖為中國國產航母建造現場,圖中國產航母001型甲板已經出現。
上述這些潛艇還有得到遠程戰斗機的保護,目前殲-10B、殲-16戰斗機今后會逐步換裝到海軍航空兵,目前中國在前方主力戰機就是48架蘇-30MK2,配有殲-10A、殲-8D等戰機。而從上述部署情況來看,即將在中國擁有2艘航母(國產001A型、遼寧號航母)的時代,中國海軍的意圖事實上是組建能夠進入太平洋的水上、空中、水下打擊力量,形成事實上太平洋艦隊,保衛海上時候交通線,阻止日美聯合的艦隊。
中國核潛艇巡航太平洋 核威懾力足矣毀滅美國
據英國《衛報》5月26日援引“中國軍官”的說法稱,中國軍方已做好向太平洋首次派遣戰略核潛艇的準備,并稱這種搭載著核導彈的潛艇開啟巡航,將令中美在南海本已緊張的戰略僵局變得更加動蕩。俄《獨立報》27日暗示,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中,只有中國尚未證實進行展示國力的“威懾巡航”。
其實,美國在關于中國軍力的報告中已經多次說中國要進行戰略核潛艇的常態化巡航,但中國一直沒這么做。沒這么做的原因有四個方面:
一是潛艇技術因素。
核潛艇不是任何國家都能研制出來的,世界上能造核潛艇的國家就那么幾個,屈指可數,中國就是其中之一。之所以很少國家能研制出來,根本原因就是要把核動力放到那么小的潛艇上,這得實現小型化,一般國家搞不了。相比美國、俄羅斯的核潛艇,中國在技術上一直是相對落后的,092型雖然解決了動力問題,但無論是噸位、隱蔽性、武器都遠遠落后于美俄,說白了就是并不是很具備遠航的能力。到了094戰略核潛艇,才一定程度上具備了遠航能力,隱蔽性、導彈射程等都得到了大幅提高,但距美俄仍有較大差距。估計到096彈道導彈核潛艇時,技術會與美俄的技術水平大幅縮小。不過,就技術而言,094彈道導彈核潛艇已經具備了常態化巡航和遠航的能力。
二是基地因素。
中國東面沿海都是黃水淺海,核潛艇出來后是很容易被發現的,這使得中國在核潛艇巡航方面一直受基地因素的制約。但是,過去一些年,中國在海南建了核潛艇基地,這樣核潛艇出??梢灾苯舆M入深海,不容易被發現。另外,隨著西沙、南沙島礁軍事基地的建設,中國戰略核潛艇常態化巡航的硬件已經完全具備了。
三是后勤保障因素。
早先,我國一方面不具備戰略核潛艇的遠航能力,另一方面在后勤保障方面的能力也不夠,潛艇救援艦比較落后。但是,中國2010年開始服役先進的潛艇救援艦,這些年的發展在后勤保障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也使得我們已經具備了常態化巡航的能力。
四是戰略需要因素。
中國人做事一直是相對穩健的,一般一些戰略大事會選擇戰略時機來推出。譬如,雖然我國已經具備了戰略核潛艇的常態化巡航能力,但一直沒有完全進入常態化巡航。如今,美國要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中國為了應對,借機推出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常態化巡航。
中國彈道導彈進入常態化巡航的值班,這是對美國針對中國進行的戰略遏制的反擊,是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反擊。因為,只要中國展開戰略核潛艇的常態化巡航,那么中國的戰略核威懾能力就會大大提升,薩德的威懾作用就會打折扣。不過,這應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為只是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巡航并不能完全對沖薩德的負面作用。當然,考慮到薩德尚未開始部署,中國的這一反擊實際上是想讓美國知難而退,也就是說如果美國還要進一步部署,那么中國只能提升新的戰略核威懾能力,譬如更快、更早地服役新一代的096彈道導彈核潛艇等。
當然,美國一直對中國的戰略核威懾摸不清家底,議會兩百五十枚核彈,一會又只有幾十枚能打到美國的戰略導彈······這些數字,還是讓對手猜去吧,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中國具備對美國的戰略核反擊能力,中國比美俄的核武庫差很多,但相信相關數量足以毀滅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就核威懾而言,把地球毀滅一萬遍和對對方的國家毀滅一遍的威懾效果是沒有什么本質區別的。
“五常”戰略核潛艇實力揭秘 中國還需努力追趕
一提到海軍裝備這個話題,很多人會想到最近曝光的中國第一艘自行研制的航空母艦,也有人會想到已經進入最終海試階段的美國海軍朱姆沃爾特號驅逐艦。不過,近日美國海軍不聲不響地通過了一個鎮國利器的升級方案。這就是大海中的幽靈——戰略核潛艇。美國海軍通過一系列核潛艇升級方案,包括升級攻擊核潛艇和建造更多的戰略核潛艇。替換已經老舊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戰略核潛艇這一國之重器,重要程度不亞于航母。目前,只有聯合國安理會“五常”擁有這一利器,算上未來印度即將服役的戰略核潛艇,在這個世界上僅有六個國家能玩轉這一“大玩具”。
中國作為聯合國五常之一,自然也擁有戰略核潛艇,不過和其他四常的核潛艇比,中國似乎還需要更多的努力。那么問題來了……
“五常”戰略核潛艇,哪家更強大呢?
從尺寸示意圖就可以看出,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和俄羅斯北風之神級核潛艇是目前五常戰略核潛艇中尺寸最大的。實際上,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長170米,寬13米,排水量達到1.8萬噸。龐大的身軀帶給俄亥俄級強大的武器掛載能力,該潛艇可以掛載24枚潛射彈道導彈。而北風之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外形尺寸和俄亥俄級非常接近,排水量卻達到了2.4萬噸,可以攜帶16枚潛射彈道導彈。英國在褪去了“日不落”帝國的光環后,緊跟美國的步伐,在核潛艇方面,英國的前衛級核潛艇是仿照美軍俄亥俄級核潛艇建造的,艦長150米,寬12.8米,排水量1.5萬噸。可攜帶16枚潛射導彈。
法國的凱旋級核潛艇則是自行研制的核潛艇,采用長水滴設計,長138米,寬12.5米,排水量1.4萬噸??蓴y帶16枚潛射導彈。
以上的這些核潛艇,雖然尺寸各有大小,但是除了俄亥俄級可以攜帶24枚潛射彈道導彈之外,其他各國的核潛艇都可以攜帶16枚導彈。接下來是中國094型戰略核潛艇的數據。由于目前該潛艇的數據沒有公布,所以并不能得到準確數據,有外媒依照衛星圖片對094型潛艇的數據進行預估,長度約為133米,寬13米,排水量約為1.1萬噸,其有12部垂發系統,估計可以攜帶12枚潛射彈道導彈。094的排水量僅為俄亥俄級的一半都不到,可以攜帶的彈道導彈數量也僅有12枚,為俄亥俄級的一半。
其實除了核潛艇本身的能力外,戰略核潛艇能力的強弱另一決定因素:潛射導彈實力。
有潛艇沒導彈就和有槍沒子彈一樣,無法構成真正的威脅。目前五常的戰略導彈核潛艇都裝備了潛射遠程彈道導彈。如果你想問,既然都造出了戰略核導彈,誰會不搭配彈道導彈呢?別說,還真有,那就是印度。印度自研殲敵者潛艇即將服役,然而卻沒有配套的彈道導彈使用,成為一個笑柄。而五常各國雖然沒有犯印度的錯誤,但潛射導彈的性能還是有差距的。
俄亥俄級和前衛級
俄亥俄級可以攜帶24枚三叉戟-2D5洲際彈道導彈,在攜帶8枚MK4分彈頭時,射程達12000公里以上,而在攜帶更大的MK5分彈頭時,射程也可以在6000公里以上,但威力更加巨大。而英國也緊跟美國步伐,前衛級戰略核潛艇也采用三叉戟2洲際彈道導彈。
北風之神級
北風之神級可以搭載16枚RSM56型潛射洲際導彈,該導彈可以搭載10枚分彈頭,射程達到8000公里。該導彈長12.1米,直徑2米,質量36.8噸,采用慣性制導,精度350米圓概率誤差。投擲質量1150千克,最多可攜帶6枚15萬噸核彈頭;使用三級固體發動機,殼體采用APMOC芳倫纖維/環氧復合材料,推進劑為四組元丁羥推進劑(AL/RDX/AP/HTPB)。
凱旋級
凱旋級采用M51型潛射洲際導彈,長度12米,直徑2.3米,質量56噸;射程8000公里,采用慣性星光復合制導,200米圓概率誤差;可攜帶6枚TN75核彈,最多12枚;使用三級固體發動機,殼體采用碳纖維/環氧復合材料,推進劑為NEPE(Nitralane)推進劑。
094型
094型戰略核潛艇采用的是巨浪-2型潛射洲際導彈,該導彈的具體數據并未公布,據猜測,該導彈長度約14米,直徑2米,質量約50噸;射程7400公里,采用慣性星光復合制導;可攜帶3枚核彈頭;使用三級固體發動機。軍事專家宋曉軍曾表啊是,中國巨浪-2落后美國三叉戟導彈兩代,目前性能還無法和三叉戟相比。
核潛艇和潛射導彈雙重落后 中國戰略核潛艇要追趕的路還很長
中國094潛艇和巨浪2導彈在五常核潛艇中均處于落后地位。中國的核潛艇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不要氣餒,中國的戰略核潛艇發展本來起步晚,隨著中國軍工的努力才趕上世界先進的步伐,盡管中國現在不夠先進,但這并不代表中國會一只落后下去。中國完成了從無到有的跨越,未來一定可以完成從落后到先進的再跨越!
2006年中國潛艇事件
世界五大潛艇慘案盤點:中國一艘潛艇不幸在列
近日西方媒體報道朝鮮一艘潛艇神秘的失蹤,引起了外界廣泛關注。
在潛艇百來年的歷史里,多個國家的潛艇發生過多次原因不明的嚴重事故,特別是冷戰時期,美蘇之間的激烈爭斗促生了許多撲朔迷離的水下奇案。我們來看看世界上五大潛艇謎案,包括了中國相關的慘痛事件。
許多著名的潛艇事故,例如2001年俄軍“庫爾斯克”號潛艇大爆炸,最終都找到了原因,但同時也有一些事故的來龍去脈一直未能確定,或者直到幾十年后才獲得解密。
1. 1968年蘇聯K-129潛艇
1968年3月,蘇聯K-129號潛艇神秘的沉沒在太平洋之中。后來,美國“劍魚”號潛艇進行了針對潛望鏡的修理,有的人因此猜測“劍魚”號與K-129沉沒有所聯系,可能發生過猛烈碰撞。也有人猜測當時朝鮮俘虜了美國一艘偵察船,使得美軍在周邊海域的潛艇增加了活動,可能是K-129事故的起因之一。
因為K-129攜帶著SS-N-5核導彈等最高機密的技術,事發后,蘇聯海軍司令戈爾什科夫指揮大量艦艇前往這一海區,試圖尋找、打撈潛艇殘骸。但這一海區深度高達5000米左右,海況、天氣長期惡劣,最終蘇聯無功而返。1971年,美國經過長期細致的規劃,秘密的組織了著名的全球海洋發展公司和休斯·蘇瑪公司實施打撈K-129的計劃。9月,在嚴格保密之下,一艘針對性極強的巨大打撈船“格洛瑪·勘探者”號開始建造。最終,“格洛瑪·勘探者”號撈起了哪些K-129的部件,被嚴格保密。
1993年,在冷戰結束、美俄關系緩和的背景下,當時的美國駐俄大使正式表示“劍魚”號并未接近過K-129,因此K-129沉沒并不是因為美軍潛艇撞擊造成的。一年后,到訪莫斯科的中情局領導人羅伯特蓋茨向俄羅斯方面轉交了覆蓋過K-129水手遺體的蘇聯海軍旗,以及其它相關物件,這說明美國確實成功的打撈了相當數量的K-129物體。
2. 1968年美國SSN-589“蝎子”號
1968年6月,美國海軍“蝎子”號在大西洋沉沒。最初的事故起因被認為是潛艇內發生了一次爆炸,但后來的研究報告指出這一說法值得懷疑。1993年,一份解密文件中聲稱該潛艇內可能發生了過熱的情況,導致一枚魚雷在艇內爆炸。
與K-129事件一樣,許多相關人員把己方潛艇的損失原因歸咎于冷戰對手,但幾十年里美俄官方均未作出清晰的表態。
23年后,負責“泰坦尼克”號殘骸搜索工作的羅伯特·巴拉德博士向媒體披露,當年搜索“泰坦尼克”號的工作,其實是尋找“蝎子”號的幌子。美國海軍提出資助他使用自行研制的水下機器人尋找“泰坦尼克”號項目,代價是他必須同時秘密的搜索“蝎子”號。巴拉德承受了巨大的保密壓力,但最終成功的找到了這兩艘分別葬身大海的船只。
3. 1996年朝鮮“江陵”號潛艇
在90年代,朝鮮潛艇發生了一系列光怪陸離的事件。1996年,朝鮮“江陵”號潛艇在韓國擱淺,據信當時該潛艇正嘗試接載潛入韓國進行情報收集的朝鮮特種部隊士兵。
事發后,朝鮮特種部隊士兵實施了驚人的“紀律處分”,他們處決了“犯下大錯”的全體潛艇艇員,然后返回韓國境內,試圖從陸路潛回朝鮮,但途中被韓軍發現,雙方進行了激戰。最終只有兩名朝鮮特種部隊士兵被俘,其余全部戰死,而進行追捕的韓軍、韓國平民方面也合計有16人死亡。當時韓國官方與民間對這一事件感到極為震驚,但此后朝鮮的潛艇滲透活動有所減少。不久后,海參崴的韓國領事離奇的被毒死,有消息稱他中的毒與“江陵”號潛艇中發現的毒藥一致,可能是朝鮮進行的報復行為。這一事件還使得原本趨向緩和的朝鮮半島局勢極具惡化。
4. 2003年中國361號潛艇
在2003年,中國海軍的361號潛艇在中國、朝鮮之間的海域失事。據稱事發10天后,潛艇被中國漁民發現。據香港媒體猜測,當時361號潛艇在潛望鏡航行狀態時啟動柴油機,為蓄電池組進行充電,不幸因為潛望鏡通氣管未能正確打開,運轉的柴油機迅速耗盡了艇內的氧氣,導致所有艇員窒息犧牲。
5. 1968年以色列海軍“達喀爾”號潛艇
1968年,以色列從英國購買的“達喀爾”號潛艇離開英國,首次駛向以色列,在中途離奇失蹤。事發多年后,加沙地帶的漁民發現了“達喀爾”號的殘骸殘片。此后以色列堅持不懈的尋找著這艘潛艇。1999年該潛艇的殘骸終于被專業海下探測公司發現,地點是在克里特島和塞浦路斯之間的地中海海底。1999年6月,以色列國防軍總參謀長穆法茲公布31年的搜尋工作終于取得了成功。
這一宣布做出后,前以色列海軍司令、退休將軍尤米,即“達卡爾”副艇長波米亞的哥哥選擇了自殺。家屬表示尤米一直放不下失蹤的弟弟,最終選擇了與其同去。
外界推測有三個可能的原因,一是當時以色列政府強行要求“達喀爾”號潛艇提早航行至以色列,準備工作不足,在風浪中沉沒;二是阿拉伯間諜在潛艇中安放了炸彈;三是阿拉伯戰機、戰艦攔截了這一潛艇。1970年時,埃及軍方曾經宣稱該潛艇是被埃及海軍擊毀的,但以色列方面堅決否認這一說法??墒且陨泄俜揭矎奈创_認過“達喀爾”號事件發生的原因。目前外界只知道“達喀爾”號沉沒在遠遠超過自身下潛深度極限的海底,因此船體上有著不少巨大水壓留下的痕跡。
上將“泄密”:中國16管發射器戰略核潛艇曝光
中國戰略核潛艇
看完這張圖,是不是很驚人?
這是軍委副主席范長龍上將視察海軍戰略導彈核潛艇的照片,照片中范長龍的右側是一枚導彈發射筒,導彈發射筒的檢查口蓋上赫然驚現一個“8”字。社會上流傳一句話“無圖無真相”,意思是有圖才有真相,現在真相來了。這張圖是不可能PS的,所以也可以排除是假圖的可能性,另外還有幾張一樣的圖赫然在目,真相肯定是有了。
什么是真相,那個“8”字代表著什么?
那個8字代表著第8號發射管,我們看它的對面還有一個發射管,這顯然是兩排發射管,范長龍是在兩排發射管中間的通道上。如果是兩排發射管,每排8個,兩排就是16個!
以往我們看見的中國的092和094戰略導彈核潛艇公開圖片都是12個發射管,如果這是092或者是094,怎么會出現16個發射管?這就是個迷了。
網上盛傳的094發射筒蓋打開圖顯示只有12個發射管
范長龍上將視察的核潛艇掛滿彩旗
另外一張半個8字的圖片再次印證8的真實性
戰略導彈核潛艇的兩排發射筒位置圖
16個發射管是世界戰略導彈核潛艇的主流
最近看見網上一個有關中國戰略導彈核潛艇與其他國家對比的奇葩評論,我看了看,如下:
094型將配備16枚導彈,每枚導彈可攜帶2—6個彈頭,一艘潛艇打擊目標總數在48—96個之間。美國俄亥俄級配備24枚導彈,每枚導彈12個彈頭,—艘潛艇可打擊288個目標。英國前衛級配備16枚導彈,每枚導彈帶8個彈頭,打擊目標總數128個。法國凱旋級也配備16枚導彈,每枚導彈6個彈頭,可打擊96個目標。俄國臺風級配備20枚導彈,每枚有6—9個彈頭,可打擊120—180個目標。這一比較說明,中國新一代的094型可打擊目標數量遠不如美、俄潛艇。不過,中國實行最低限度核威懾戰略,并不需要發展超級該打擊能力,即使只有一艘導彈核潛艇存活下來,48個彈頭同樣能夠給敵國以毀滅性的打擊。
這則評論將中國戰略導彈核潛艇的彈頭有意識的計算為下限,理由是“中國實行最低限度核威懾戰略,并不需要發展超級該打擊能力”,這就是瞎扯蛋了。中國是氫彈原理的創始國之一,世界上真正原創的氫彈構型,一個是美國的U-T構型,一個就是中國的于敏構型。美國的氫彈第一次試驗,彈頭是個81噸的裝置,中國第一次氫彈試驗就是一個1噸的實戰型彈頭,憑什么中國氫彈彈頭的小型化技術在以后的幾十年就是涼水洗雞雞越來越縮縮了?英國是美國給的技術,法國的氫彈據說是英國給的(有說是中國給的)蘇聯和俄羅斯是后來被蘇聯的氫彈之父薩哈羅夫證實是用間諜偷的美國的氫彈技術,所以,中國的潛射導彈只能裝2-6枚氫彈彈頭的說法,顯然是小編習慣性的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的思維在作怪。小編給美國算的是上限228枚,給中國就是跪著算的48枚,這樣才符合小編以為的“中國實行最低限度核威懾戰略,并不需要發展超級核打擊能力”,那你干脆別發展核武器不結了?
氫彈本身就是超級核打擊能力,氫彈打出去哪里有什么最低限度的核威懾?最低限度的核威懾相對的是最高限度的核威懾,人家有最高限度的核威懾,人家就能做到不怕你。這就像管制刀具的限定一樣,人家拿的是大刀(最高限度威懾),你拿根牙簽(最低限度威懾),人家為什么怕你?理論上牙簽也能傷人,問題是拿大刀的能怕你嗎?你裝孫子,說我這是最低限度的威懾,拿根牙簽也能傷你,這就是個樂子了。
還有一個比喻,你手里拿把槍,你說我是最低限度的威懾,放心,我絕不打死你。槍彈無眼,你說的誰能信?
戰后美國和蘇聯各發展了四代彈道導彈核動力潛艇;英國、法國、中國各發展了二代彈道導彈核動力潛艇。
美國四代彈道導彈核動力潛艇:喬治·華盛頓級,伊桑·艾倫級,拉斐特級和俄亥俄級
蘇聯四代彈道導彈核動力潛艇:H級,Y級,D級,臺風級
英國二代彈道導彈核動力潛艇:決心級,前衛級
法國二代彈道導彈核動力潛艇:可畏級('可畏'號退役后,此級艇改稱不屈級),凱旋級
中國二代彈道導彈核動力潛艇:092型,094型(?)
上面這個簡單的表格,除了美蘇的俄亥俄級和蘇聯的臺風級分別是24個發射管和20個發射管外,中英法三國的二代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都是16個發射管,我們前面看見的所謂的094圖其實是個PS的圖。
我們來對比一下092和094各自龜背的長度就一目了然了。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手里16管核潛艇模型注意模型有意摘掉了泵噴推進器
簡單說,只要對比一下上下兩圖上龜背的長度就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094的龜背顯然要長的多,也高的多,至于圍殼的形狀,也有很大的差別。
為什么選擇16管
首先是動力,核潛艇造的越大,對反應堆動力的要求越高,反過來又要求艇造的更大。美蘇冷戰時期核競賽達到瘋狂的程度,都想唬住對方,俄亥俄和臺風就是這種情況下的極端產物。
更重要的是適航性,世界上大多數港口適合??康氖?6管這樣的核潛艇。另外,一些海峽和海底隘口還有內河的水深更適合16管以下的核潛艇通行,即便如此2010年英國的機敏級核潛艇仍然發生了擱淺事故,2010年10月22日當地時間早上7點多,住在英國蘇格蘭西北部斯凱島(IsleofSkye)海岸邊的居民驚訝的發現,就在距他們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居然有一艘潛艇陷在近岸的泥沙中。由于事發時正處于低潮,英國海事與海岸防衛隊緊急派來處理事故的拖船無法將潛艇拖出。英國國防部發言人不得不向新聞界證實,英國“機敏”號核潛艇在自己的家門口——蘇格蘭海域試航時擱淺。英國耗資12億英鎊打造的“世界上隱蔽性能最好”的核潛艇,在服役還不到兩個月后,竟以這種獨特的方式展示在公眾面前,其最機密的部分——尾部泵噴推進系統也因擱淺而暴露,實在令英國海軍當局尷尬不已。
英國機敏級核潛艇下水
這說明什么?說明像美國的俄亥俄和俄羅斯的臺風這樣20000噸以上的超大型核潛艇不適合航行的海域太多,這對待機攻擊這樣的核潛艇更容易,你只要找到它們只能航行的海域等待它們落網就行了。
由此可見,造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的標準不是根據什么“最低限度核威懾戰略”和什么“最高限度核威懾”,那都是瞎扯淡的事兒。更不是根據什么“并不需要發展超級核打擊能力”,對于敵人,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本來就是超級核打擊的海底魔鬼,你就是天天放和平鴿,魔鬼還是魔鬼!
一直以來,有關094到底是12管還是16管爭論不休,主要是各種偽圖太多,滿世界都是。這回上將同志這幅“泄密”圖應該是一錘定音了,094核潛艇就是16個發射管的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這也算官泄吧?是不是有意官泄的就不清楚了。另外,094如果算中國的二代核潛艇,那前年履新的遼寧省副省長言辭鑿鑿說的四代艇又在哪里?不過,不管是多少代艇,16管肯定還是標配,我們不要那么多發射管倒不是為了什么“最低限度的核威懾”,而是因為它是最佳最合適的設計。
本文選自刀口談兵微信
美稱中國094戰略核潛艇已投入巡邏但未攜巨浪2導彈
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12月24日報道報道,美國資深編輯比爾·格爾茨12月初在《華盛頓時報》發文稱,美國國防情報局和戰略司令部的官員證實,中國已派出四艘“晉”級導彈核潛艇出海巡邏,但不確定是否裝備有JL-2核彈頭導彈。今年初,美國國防情報局曾預測中國將在今年首次進行“帶彈巡航”。美國媒體稱,攜帶JL-2導彈的“晉”級核潛艇一旦進入太平洋中部,將直接威脅美國本土。但是比爾·格爾茨的文章說,中國核潛艇攜帶導彈的可能性不大。
報道稱,中國軍事評論員吳戈也認為中國派出的核潛艇應該沒有裝備導彈。他說:“從技術上來說,要對遠距離巡航的核潛艇進行指揮的話,一個辦法就是海外軍事基地,就是為它提供直接通訊;另外一個辦法就是要有美國那樣的一種專用的飛機。中國是沒有這方面能力的……中國是有長波電臺,但是那個長波電臺也不是那么可靠,或者說向對核潛艇這樣的這種全球指揮恐怕是有問題。”
吳戈還談到,中國原先就沒有一個全球性的核戰略,現在也是在逐漸完善的過程中,但要在技術上追趕上美國仍有“幾十年的差距”。同時,他還表示,鑒于中國缺少核打擊的經驗,“戰略上的風險控制難度很大”,也“沒有必要”。
報道稱,中國在最近舉行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展示了多種新型導彈,包括東風-26中程彈道導彈,該導彈既可以裝備核彈頭,也可以裝備常規彈頭。最新的中美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年度報告稱,閱兵式凸顯了中國導彈現代化發展的迅速步伐以及尖端性。它向世界發出信號,表明中國正在認真提升其核導彈和常規導彈力量,提升在更遠的距離讓敵方部隊處于更大危險的能力。
據報道,然而,從世界范圍看,除了中國和朝鮮仍在加緊研制核武器,以美國為首的老牌核大國近幾年正在有意識的減弱核武器的作用。今年4月,美國負責軍備控制與國際安全事務的副國務卿高特莫勒在華盛頓接受共同社采訪時表示,美國的作戰方案“有了實際的變化”,“核武器在美國國家戰略中的重要程度下降”。
吳戈談到,隨著冷戰的結束,核武器在世界戰場的作用就在減弱。他說:“已經很少有哪個國家把核武器當作這個國家生存和競爭的基本手段了。”
此文由 網站目錄_網站網址收錄與提交入口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頁 > 站長文章 > 站長資訊 » 2006年中國潛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