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問外行,國際貿易是做什么的?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是“國與國之間做商品買賣”,但若問一線業務人員,他們是有八九會告訴你“什么商品買賣,國貿完全是一堆單據的買賣”。事實確也如此,單據在國際貿易往來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其背后承載的是物權,單據的轉移就代表了物權的轉移,也就是“紙質版商品”的流通。同時,單據也是是履行合同的證明、國際結算的基本工具,作為書面憑證,它們還是處理爭議、解決糾紛的法律文件。
隨著世界貿易規模不斷壯大,外貿單據單證種類多、流轉慢、質量低,工作程序復雜等一系列問題也開始顯現,如今單證制作和管理的的信息化已經十分普遍,但是作為外貿從業者,紙質單據的制作能力依然是工作的基礎。
那么制作國際貿易單據的基本要求包括哪些呢?(1)準確是單據的第一要求,務必做到單據與合同規定完全相符,若以信用證方式結算,還要做到“單證一致”,即所有的單據都與信用證一致,“單單一致”,即單據與單據之間相同的內容要一致。(2)完整性,首先各種單證的種類要完整,外貿單證在通過銀行議付或托收時是成套而不是單一的,其次每一種單據本身內容必須完備。(3)在國際貿易中的時間性很強,必須滿足及時性要求,在信用證項下交單必須掌握裝運期、交單期和信用證有效期。(4)單據的內容應按國際貿易慣例填制,力求簡明,力戒繁瑣。(5)最后,單據必須力求整潔,對于個別錯誤可以更正,但必在更正處加蓋更正章,不可遺漏。
具體工作中,掌握必要的資料和數據是制單的前提,例如,繕制裝箱單,就要先取得供貨商提供的商品包裝資料,繕制發票則需要裝箱單、重量單上的相關內容信息,還需結合信用證或合同相關條款。在資料齊備后,核對數據的環節尤為關鍵,例如要核對商品的品類、規格、包裝是否與信用證一致,根據行業習慣或客戶需要若要提供細碼單,還要逐碼核對和計算累積數量。在制單順序上,出口的一套單證以發票、裝箱單為基礎,發票是一切單據的中心,因此,一般優先繕制發票,再按發票內容繕制海關發票、原產地證、貨運保險單等。
此文由 網站目錄_網站網址收錄與提交入口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