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火網訊 你們知道中國的第一家互聯網公司嗎,那已經是20多年前創建的了。“中國離信息高速公路還有多遠?向北1500米。”
1995年,北京中關村。一塊巨型廣告牌,造就了中國互聯網的記憶經典。向北1500米,指向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瀛海威”(即Information Highway)。
這個廣告,大部分人不但看不懂,還誤以為是路標。當時,瀛海威還策劃過一個更夸張的廣告語叫“不用護照就能出國”,隨即被郵電部狠批一頓。1994年,中國成為全球第77個接入互聯網的國家。第二年,在美國“觸網”的張樹新,就回國創立了瀛海威,通過提供ISP服務(互聯網接入),成了中國互聯網最早的“布道者”。
當時,大多數人連電腦都沒有,更不知Internet為何物,瀛海威是中國家庭上網的唯一通道。只要家里有電腦、電話和“貓”(modem),注冊為瀛海威付費用戶,再用“瀛海威時空”客戶端登錄,就能上網看新聞、發郵件、逛論壇、玩游戲。
在門戶、電商、搜索引擎都不存在的年代,瀛海威憑一己之力,培育了中國第一代網民,并且帶動互聯網創業成為中國一個嶄新的行當。1995年,到北京推廣“中國黃頁”的馬云,前來拜會偶像張樹新。
1996年初春,歸國創業的張朝陽,來到瀛海威朝拜。這一年,“互聯網先知”尼葛洛龐帝的《數字化生存》風靡中國,“計算不再只和計算機有關,它決定我們的生存”的封面寄語震撼人心。張樹新立刻決定,請他來“布道”。
她出人出力、忙前忙后、贊助鋪路,結果記者問尼葛洛訪華目的時,他指著身邊的弟子張朝陽說:來投資他的新公司的。第二天,張朝陽和他的“愛特信”(搜狐前身)紅遍中國。為他人作了嫁衣裳的同時,張樹新自己也是大干快上。
1996年,瀛海威開通全國8大節點,并獲國家經貿委旗下興發集團的巨額注資。1997年,聯想楊元慶也走進了張樹新的辦公室。PC第一的聯想和ISP第一的瀛海威,開始攜手合作。1998年,瀛海威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網絡公司。
張樹新,一時風頭無兩。但互聯網的世界變得很快。就在張樹新不斷籌謀香港回歸、三峽工程、網上延安等更大網上計劃時,1997年,回過神來的中國電信進軍ISP。它手握中國最強健的骨干網,很快把瀛海威打得潰不成軍。
1998年,張樹新在內外交困中辭職,中國“第一代織網人”就此“殉道”。如今,張樹新憶起瀛海威,依然深情淚目:這家公司,成于超前,也敗于超前。而當年拜會過她的馬云,則在其忙得不可開交的半小時接待之后,站在瀛海威的廣告牌前感嘆道過:
“如果互聯網有人死的話,張樹新一定死得比我早!第一,她的觀念我聽不懂;第二,我做的是企業上網,她做的是老百姓上網。”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中國互聯網的資訊,總得來說,張樹新為互聯網的發展還是提供了不少的貢獻的。
此文由 網站目錄_網站網址收錄與提交入口 編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